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快报

纪念光华大学建校90周年《光华大学编年事辑》系列图书出版座谈会举行

发布日期: 2015-05-28   浏览次数 6

2015年5月27日,为纪念光华大学建校90周年,华东师大档案馆主办《光华大学编年事辑》系列图书出版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副校长汪荣明,档案编研领域的专家,光华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陈咸鸿、光华校友代表,学校办、宣传部、外联处、社科处、图书馆,复旦校史办、交大校史办、同济档案馆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校档案馆馆长汤涛主持。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做总结讲话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向为该书顺利出版付出辛劳的同志们表示感谢。他说,光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历史和传统。认同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过去是谁,取决于我们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过去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童书记向与会嘉宾介绍了2014年经过教育部核准的《华东师范大学章程》中对学校历史概括的总则,指出华东师大目前的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与光华校训“知行合一”、“格致诚正”的内涵是一致的,光华大学的爱国传统和办学理念对于我们今天从事高等教育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童世骏表示,华东师大是一所国际化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具有非常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校。华东师大地处上海,面向世界,从圣约翰大学到上海纽约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一直有华东师大。要创办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我们应时刻不忘立足于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特有的贡献。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办让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反省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体现、发扬、建构中华民族自己办学的优良传统。纪念光华大学建校90周年也是给华东师大一个机会,来进一步办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国际化大学。光华的校名或许没有了,但光华精神永在,我们都是光华精神传统的继承者,我们努力把它实践好。

副校长汪荣明向光华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陈咸鸿赠送光华大学系列图书

华东师大副校长汪荣明向光华大学校友会秘书长陈咸鸿赠送光华大学系列图书。

《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三书共计160余万字,是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的第二阶段成果,丛书由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主编。汤涛介绍了丛书的编撰缘起和经过。他说,光华大学成立于1925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及附中师生,为声援五卅运动,与校方激烈冲突,集体宣誓离校后创办了光华大学。经过26年的发展,光华成为沪上四大著名私校之一。为纪念光华大学成立90周年,华东师大档案馆组织编撰出版《光华大学编年事辑》、《光华文萃》、《光华大学:90年90人》系列图书。三种图书以光华大学校史为重心,从历史、人物、文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深入解读高校档案中蕴涵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精神遗产,构成一个立体的档案编研和校史研究谱系。

副校长汪荣明接受捐赠并向赵修义等颁发捐赠证书

光华大学校友、著名出版家赵家璧子女赵修义、赵修礼兄弟姐妹4人向学校捐赠《良友》画报(影印件)一套,汪荣明副校长接受捐赠并向赵修义等颁发捐赠证书。

光华校友、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赵修议介绍,这套《良友》画报的原件在抗战时由家父赵家璧藏到苏州乡下,全国仅此一套,于1950年捐赠给北京图书馆,影印件一直存放于家中,现由兄弟姐妹4人捐赠给华东师大,一是为了完成家父的遗愿,二是希望《良友》能够被更多人使用和研究。

代表发言

座谈会上,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原总支书记李蓓蓓代表《光华大学编年事辑》编委会介绍了该书的编撰经过,希望该书能为后续《光华大学校史》的编写提供切实基础。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理事长、同济大学档案馆馆长朱大章认为这套丛书在高校档案界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具有基础扎实、可读性强和现实教育意义的特点。华东师大中文系陈子善教授表示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是华东师大整理校史的可喜成果,也是华东师大开发档案的可喜成果,很多人都会从中受益。

光华大学校友、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范祖德、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原主任姚昆田、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曾孙张健飞作为光华大学校友代表发言,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已与光华大学的渊源和深厚感情,对华东师大能够继承光华大学的优良传统表示感动,并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师大学生的必读之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研讨会现场

与领导专家合影

《光华大学编年事辑》系列图书

 

(华东师大档案馆 俞玮琦/文,杨婷/图)

 

 


版权所有:上海市档案学会高校档案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