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快报

华东政法大学召开2019年档案校志工作总结暨主题教育归档工作部署会

发布日期: 2020-01-14   浏览次数 208

1月7日下午,华东政法大学召开2019年档案校志工作总结暨主题教育归档工作部署会。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机关部门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主题教育归档工作联系人、专兼职档案员、校志编纂人员近15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档案馆馆长朱敏主持。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对过去一年里在档案、校志工作中辛勤付出的同志表示感谢。他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学校的历史文化记忆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内涵特色的重要标志,要通过档案收集挖掘、校史研究宣传、校史文化氛围营造,讲好华政故事,延续精神图谱,把华政的历史文化记录下来、把华政精神血脉传承下去。

在谈到对学校档案校史工作的要求和希望时,郭为禄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档案校史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记“档案工作姓党”,坚守初心,明确职责,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一流”意识,把学校的档案、学校的历史守护好,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二要强化依法治档、“智慧档案”理念,推动档案校史工作服务提能升级。坚持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着力完善学校档案法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档案校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做好传统纸质档案的同时,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平台保存和展示学校档案资源和历史文化。三要挖掘档案校史资源潜能,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通过校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讲好华政“建筑”、华政“人”的故事,提升学校美誉度和知名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树立“大档案”“活档案”理念,逐步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更大程度地发挥档案在校史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令人向往的高雅学府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志编纂工作组组长王立民介绍了校志编纂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学校各校志承编部门认真细致、按时保质地做好校志初稿的审核工作,并撰写好校志长编。王立民谈到,校志编纂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帮助、承编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校志编纂组的努力,更离不开学校档案收集管理的良好基础,希望学校继续把档案基础工作做好做实。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归档工作部署环节,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戴莹从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归档工作重要性;明确专人负责、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统一工作标准、提高归档材料规范性等方面,对主题教育归档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她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把主题教育材料归档过程当做是“找差距、抓落实”的过程,合理安排、统筹规划,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真实记录主题教育全貌,确保主题教育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朱敏从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挥档案资源优势,围绕档案行政检查、狠抓整改落实推进,围绕档案基础建设、提高档案收管水平,加强调研检视问题、立足找差距补短板四个方面总结了学校2019年档案工作,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工作交流环节,党委办公室李华从做好“指挥员”“统计员”“督查员”,守住初心、学会细心、保持耐心等角度进行了经验交流;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栩叶从班子高度重视、把好“三个关口”,注重收集、强化细节,全员参与、职责明确,改进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分享了工作经验。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上海市档案学会高校档案专业委员会